稳步推进 遵义市新型城镇化收效颇丰

2023-06-29 06:49:02来源:天眼新闻

6月28日,遵义市召开新型城镇化专场新闻发布会,记者获悉了今年该市新型城镇化的开展情况。

新型城镇体系基本形成。遵义市大力实施中心城区“东扩西控、南北充实、提升中心、优化环境”空间发展策略,深入推进实施《遵义都市圈发展规划》,推动“提质培优·美丽县城”发展计划和特色小(城)镇建设行动计划,初步形成了“一圈三带”的城镇空间格局(一圈,指以中心城区为核心,以一小时通勤范围内的县城组成的遵义都市圈;三带,指仁习赤、务正道、湄凤余城市带)。同时,该市通过户籍制度改革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措施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,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稳步提高。


(资料图片)

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提升。遵义市大力推进城镇“四改”工作。2022年,全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已开工2.4万户、棚户区改造建成3万户、背街小巷改造完工260条、地下管网建设改造1514.03公里。此外,遵义市通过实施重点市政道路建设、小微循环路网改造等,中心城区综合交通骨架已基本成型。持续推进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工作,市政公用设施不断健全。

“十四五”以来,该市累计开工补短板项目60个、完工18个,累计完成投资75.9亿元。住房、教育、医疗、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完善。2022年,全市建成公租房4149套,新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已开工建设1803套,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例达99.62%,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1.999平方米/人,千人实有床位数达8.88张,20个养老机构提质改造项目有序推进,3岁以下婴幼儿每千人托位数达2.85个,城镇容纳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软实力正逐步增强。

产城融合发展逐步加强。遵义市以产业发展为核心,全力推进高新区、经开区等园区平台建设,并逐步完善园区交通设施、市政设施等基础配套服务,逐步构建以产兴城、以城促产、产城联动、融合发展的发展态势。产业核心引领持续加强,中心城区在高端装备制造、大数据电子信息、大健康医药、航空航天等领域形成较好的产业发展优势,仁习赤区域优质酱香白酒、能源、竹及竹加工等产业发展形势较好,务正道区域当前已形成能矿开发、特色农产品、吉他产业为支持的产业体系,湄凤余地区茶叶产业发展全国领先。全市开发区体系日趋完善,现有国家级开发区3个、省级开发区11个、特色工业园区2个,全市90%以上的工业产值在开发区,开发区作为经济发展“主战场”的地位凸显。

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。2022年,遵义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.5%,县级以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率达到98.7%。地表水环境质量大幅提升,中心城区虾子河黑臭水体治理已达到“长制久清”,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提高到97.95%,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的水质达标率为100%。全市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1.41万公顷,绿地率39.48%;建成城市绿道499公里,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.02平方米/人。成功创建并蝉联全国文明城市,实现国家卫生城市(县城)全覆盖;成功创建全国和省级“两山论”实践创新基地各1个、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7个、国家和省级森林康养(试点)基地18个,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获得感、幸福感大幅提升。

城乡融合水平有效提升。遵义市推动建立户籍制度改革“1+N”政策体系,全面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,实施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和无差别化落户政策,着力解决了户口迁移中的重点问题,并推进居住证制度覆盖全部未落户城镇常住人口,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。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、促进农村增收方面,遵义市通过建立就业帮扶车间(基地)、乡村公益性岗位、补贴等方式,有力促进农村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增收。2022年,该市城乡居民收入比下降到2.46,排全省第2位。

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洋

编辑 娄勤丽

二审 卢世容

三审 唐正平

标签:

上一篇: 最后一页
今日热门
More
供应
返回顶部